2020年6月兰州大学先进催化中心李灿院士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

时间: 2020-06-24来源: 未知作者: admin

兰州大学先进催化中心是李灿院士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立的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端化学品合成的催化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心研究队伍主要以青年研究人员、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李灿院士作为中心学术负责人,直接指导中心研究工作。

中心特别重视博士后的招聘和培养:除了积极利用兰州大学对于博士后的特殊政策外(包括待遇和名额),还通过企业联盟合作等方式,给予博士后和研究生额外津贴补助,争取达到不低于甚至高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的待遇。中心拟招聘4-5名博士后,具体要求和待遇如下:

应聘条件:

1.物理化学、催化化学、有机化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已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以及写作能力。

2.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以及参与申报过发明专利。

3.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科研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学风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博士后待遇:优厚待遇+晋升通道+贴心保障

一、优厚待遇

根据申请者的学术素质、科研成绩,可以申报下述普通博士后或萃英博士后:

1.“萃英博士后”学校薪酬27-40万元/年。

2.普通博士后合计薪酬可达16.2+万元/年。

◎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等人才支持计划的,可直接选聘为“萃英博士后”,并提供如下支持:

*叠加支持:

在学校提供的薪酬基础上,国家提供的日常经费按月全额发放给博士后人员,薪酬可累计,可达47-60+万元/年。

*延期支持:

资助期满但仍在合同期内且表现优秀的,学校可继续提供薪酬直至聘期结束。

*全额支持:

提前出站的,国家提供的日常经费剩余部分出站时一次性发放给本人。

二、晋升道路

1.在站期间,博士后可申请获得职称任职资格。

2.考核合格的“萃英博士后”及表现优异的普通博士后,可按人才引进条件和程序转入事业编制岗位,并享受相应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引进人才待遇。

3.指导博士后(负责人)申请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据《兰州大学“萃英博士后”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本校在站未满1年、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或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的博士后人员,可申请“萃英博士后”)。

三、贴心保障

1.学校提供周转房;

2.在办理落户、医疗和子女就学等生活方面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帮助其尽快融入学术和工作环境;

四、应聘方式:

1.应聘者将个人简历、代表性研究成果以及2份推荐信(通过推荐人,萃英博士后需3份推荐信)发给李灿院士(canli@dicp.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硕博英才网。),其他相关事务可联系李泽龙研究员(lizl@lzu.edu.cn);

2.初审合格者将通知面试。

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李灿,男,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太阳能研究部部长,兰州大学教授、“双聘院士”,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Chem Comm”副主编,“催化学报”共同主编等。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并开始商品化生产;在国际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谱解决分子筛骨架杂原子配位结构等催化领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发展了短波长手性拉曼光谱、和光电超快及成像光谱技术,发展了纳米反应器中的手性催化合成。完成汽油和柴油超深度脱硫两项技术万吨级规模工业化;从2001年起,致力于太阳能转化和利用科学研究,包括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等人工光合成研究和新型太阳电池探索研究等。先后在国际上提出了异相结、晶面间光生电荷分离等新概念,在光电催化领域,提出了双助催化剂、空穴储存层、界面态能级调控等重要策略,为高效太阳能转化体系构筑提供了科学基础。在兰州新区成功实施了全球第一套太阳燃料合成千吨级工业化示范工程。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20余名、博士后60余人,多人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单位的骨干和领军人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正式论文800余篇(总他引次数超过32000次)。在国际Elsevier Science B.V.和Wiley出版系列中主编专著多部。获得技术发明专利授权80余件。重要国际会议大会邀请报告和主旨报告百余次。

原文出处:

http://news.lzu.edu.cn/c/202006/70530.html

内容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获取各类引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