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聘教师和师资博士后公告

时间: 2021-01-20来源: 未知作者: admin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8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目前,学院有2个本科专业,1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建立了专业和层次最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全国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中共党史二级学科是全国普通高校党史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2016年,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2018年,学院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2019年,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院党委入选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020年,学院获评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学院党委获评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学院事业发展的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和师资博士后,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围绕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相关工作。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具体设置

根据学校规定及学院发展需要,学院面向社会招聘杰出学者与师资博士后岗位若干。其中,杰出学者岗位面向境内外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和其他单位调入人员,特别是国内外权威专家、知名学者、中青年骨干等,具体包括特聘教授(A岗或B岗)、青年学者(A岗或B岗);师资博士后岗位主要面向境内外博士学位获得者,进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师资博士后研究工作。

学院13个二级学科均设置相关岗位,具体如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中国史。

二、招聘对象

本次招聘面向以下人员。

1.内地高校应届博士,应聘当年在内地高校取得博士学位,且未与其他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应届博士毕业生;

2.境外博士,在境外一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且未在内地就业的学者;

3.博士后出站人员,在境内外一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且已在境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期满顺利出站的学者;

4.其他单位调入人员,在境内外一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且已在境内外就业的学者。

三、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师德高尚、学风端正、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身心健康,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

2.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教育背景,经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学术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具备履行相应岗位职责的能力。

3.原则上须在境内外一流大学经过“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学习,具有博士学位或本学科最高学位。不选留应届定向生、委培生。

4.应聘杰出学者岗位的,应满足学校对“杰出学者支持计划”相关岗位的基本条件,且年龄符合要求,即特聘教授A岗的不超过55周岁、B岗不超过52周岁,青年学者A岗不超过45周岁、B岗不超过35周岁。

应聘师资博士后岗位的,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3年;近5年内,在申请进站学科领域国内核心学术刊物或国际较高水平学术刊物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其他条件应符合学校关于博士后招收的基本要求,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

四、应聘流程

有意应聘上述岗位者,请登录中国人民大学人才招聘网(网址:zhaopin.ruc.edu.cn),注册并填写简历,根据网站提示上传相应材料,选择可申报的岗位。

本招聘公告长期有效,学院将根据岗位申请情况,按照学校规定组织审核工作。

有意者可通过以下途径与我院联系并咨询:

联系人:

卢老师62511520,来电时请说明是在硕博英才网看到的信息。 mkszyxy@ruc.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硕博英才网shuobojob.cn”)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1月14日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marx.ruc.edu.cn/mkszyxy/sy/tzgg/2021/01/15/17253216743.html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获取各类引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