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李坚强教授团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招聘博士后2名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李坚强教授团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现面向国内外诚聘博士后2人,具体要求如下:
一、院所介绍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坐落粤港澳大湾区,李坚强教授团队面向智能系统网络协同的前沿理论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依托深圳地区的产业优势、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围绕网络安全、智能计算、物联网、健康大数据等研究方向开展“以产业的前沿需求为起点,以成果的价值兑现为终点”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
团队目前共有院士2名,教授2名,副教授4名,助理教授7名,博士后与专职研究员10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珠江团队、广东省教学团队、深圳市杰出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等优秀青年骨干人才。
团队成员活跃在物联网、机器人系统、计算机网络等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省部级研发项目,2020年在研获批总经费超3654万元,在IEEE汇刊、《自动化学报》等本领域国内外权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20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包含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Transactions on Cybernetcis,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NFOCOM等多篇人工智能、网络及系统优化方向CCFA类或中科院一区顶级论文,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此外,研究所与产业界展开紧密产学研合作,将研发的技术服务于机器人、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产业,其中与中兴等公司合作完成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相关产品在全国十三个省被使用,并推广到非盟、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团队研发的基于自适应SLAM环境建模与混合优化理论研发的运送机器人,已产业化应用于博物馆、医院等场所。
二、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介绍
1、机器人方向
2、人工智能医疗方向
合作导师:李坚强教授,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计划、深圳大学荔园优青,担任大数据系统计算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系统与数据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人工智能教学团队负责人。2021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多年来从事目标检测跟踪、人工智能、移动医疗、机器人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2019年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三、应聘条件
(一)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人员、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四)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五)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七)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聘期待遇
深圳大学(普通)博士后综合年薪33万元左右。
1、省市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发放每人每年18万元的生活补助,总额不超过36万元。
2、学校提供15万左右的综合年薪。
3、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4、符合学校政策的优秀博士后可申请教师岗位。
5、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资助。
6、博士后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
7、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0万元资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8、若博士后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的文件规定为准。
五、岗位职责
(一)完成学校或流动站规定的考核指标
(二)按照与合作导师商定的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三)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期满后按时出站
六、应聘方式
(1)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
(2)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面试请准备如下材料给专家组审核:
l个人简历
l学位证明复印件
l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l博士导师推荐信
七、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518
联系人:李老师
E-mail:lishuting@sz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硕博英才网。
八、申请截止时间:【招满即止】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hr.szu.edu.cn/info/1024/5700.htm
内容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