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章

时间: 2021-07-22来源: 未知作者: admin

一、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简介

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复旦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于2018年10月19日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充分发挥复旦大学的学科、人才、技术、校友资源优势和珠海市的产业、政策、地缘等优势,建立服务于珠海市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平台,从事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研发,积极推动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在珠海的转移转化;以资本为纽带,将产业上下游企业汇聚到珠海发展;促进高层次人才在珠海创新创业,促进协同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全力推动珠海市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

研究院按“双基地”模式建设,在珠海市和复旦大学同时挂牌。“复旦基地”负责组织、支持学校相关专家教授、创新团队对接珠海发展需求;“珠海基地”负责承接和落实复旦大学相关研发成果的转移转化。同时,研究院还聚焦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技术研发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与技术人才培养平台,并根据珠海发展需求逐步拓展合作领域。

研究院网址:http://www.fudan-zhuhai.org.cn

为了进一步推动研究院的科技创新,更好地实现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为珠海市引入和培养更多的高精尖人才,研究院在复旦大学和珠海市横琴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指导下,成功设立博士后工作分站,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

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竭诚欢迎优秀博士前来应聘。

二、研究院下设机构与博士后招收条件:

1.金融创新发展中心

金融创新发展中心是隶属于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的一个开放的、跨学科、国际化、专业化的研究与开发平台。该中心将整合国内外著名高校资源,以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为依托,以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为基石,充分利用复旦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在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学科优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等前沿技术从事金融科技、风险管理、量化投资、跨境金融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和金融创新。

本中心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研发、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科技监管、量化投资、跨境金融、绿色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公司金融、互联网金融、宏观经济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行研等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未来会在来自上海、纽约和硅谷等地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知名专家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后项目。

工作内容:

参与人工智能(NLP、CV、知识图谱等)、大数据和区块链的研究课题和项目研发。

招收条件:

(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2)已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和从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拥有金融学、计算机、统计学、数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的相关专业背景;

(4)金融科技领域的应聘者,熟悉至少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例如:Python、Java等)。能够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代码的编写;有实际课题或者项目经验者优先;熟悉机器学习原理、深度学习原理者优先;

(5)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较强的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原则上要求在国内外重要期刊有发表论文经验,且高水平论文的研究者优先考虑;

(6)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2.物联网智慧城市创新平台

物联网智慧城市创新平台专业从事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平台依托于国际自动识别实验室联盟(前身MIT Auto-ID Center为“物联网”创始单位,六个会员单位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复旦大学、庆应大学和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要产品追溯工程中心、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建立。

研究院对承担我院研发与产业化任务的专家教授和创新团队,给予队伍建设、研发空间、仪器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为平台的建设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平台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从事上述研究领域方向的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未来将在获得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复旦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庆应大学、台湾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学术界和工业界知名专家的指导下完成您的博士后项目。

工作内容:

研究领域包括自动识别、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图像与智能信息处理、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节能环保、智能楼宇、产品追溯、工业互联网等。

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2)在国内外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半年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博士研究生;

(3)年龄在35周岁以下;

(4)拥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背景;

(5)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3.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研究所

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研究所由复旦大学航空航天数据研究中心、计算机学院和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的研究团队共同组建,拥有场所面积2000平方米、PB级大数据存储管理能力的分布式集群,教授、副教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60余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课题、国家大数据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民机专项项目等数十个科研项目,在航空数据领域具有多年的研究历史和坚实基础。

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研究所将依托于复旦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和珠海横琴区域优势,以大数据与智能技术研发为基础,面向航空大数据、智能制造、智慧海洋应用,在核心关键技术、典型应用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引进吸收,形成一批创新技术、智能产品和服务,服务于港珠澳大湾区、服务于全国创新战略。

工作内容:

(1)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数据库与知识库、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航空大数据等;

(2)主持或参与个人、团队项目申报,完成项目考核指标。

招收条件:

(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

(2)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和从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拥有计算机、统计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的相关专业背景;

(4)能够熟练运用至少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并能独立进行计算机程序的编写;

(5)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较强的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原则上要求在国内外重要期刊有发表论文经验,且高水平论文的研究者优先考虑;

(6)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4.海气系统监测与预测创新中心

海气系统监测与预测创新中心依托于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及中国气象局-复旦大学海洋气象联合实验室,融合复旦大学在海洋信息、大数据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组建而成。重点开展海洋气象监测技术以及观测网建设,发展跨介质应急保障以及人工智能感知决策技术,研究台风、大风、风暴潮、海浪、极端天气气候等海洋气象灾害的重大基础理论及模拟预测方法,阐明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相互作用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合作团队包括国防科技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等。

创新平台的定位是:培育高水平海洋与大气科学交叉科研团队,关注高影响海气系统事件,建设海气系统监测与预测技术前沿创新基地。

专业领域:

1)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2)大气科学;3)信息工程;4)环境科学;5)海洋装备制造;6)卫星遥感遥测。

研究方向:

空天海观测与集成、传感器和设备的研发和集成;海气通信工程与信息技术、海气系统可靠通讯及信息传输;海气相互作用机理、关键海气过程机理的基础性研究、海气预报系统与应用。

招收条件:

(1)在国内外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半年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博士研究生,可脱产在本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有海洋观测、海洋仪器研发经验,海洋技术、机械制造等专业背景尤佳;

(3)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

(4)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5.集成电路创新平台

集成电路创新平台依托于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与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密切交流和合作。平台针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面向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产业转化为目标,研发孵化自主创新的集成电路项目。

平台在无线和有线通信芯片、功率放大器、数据转换器、传感器芯片等领域均具有业界领先的技术。平台早期的创新项目将聚焦于模拟和射频芯片设计,平台负责产品定义、芯片开发、IP服务、以及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芯片生产、封装测试等环节将委托相关代工厂实施。其他研究领域还包括:系统集成芯片设计、集成电路以及传感器工艺和器件、特种工艺集成电路设计等。

工作内容:

(1)射频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

(2)雷达/通信信号处理算法及ASIC设计;

(3)面向雷达传感器的智能算法和微系统设计;

(4)毫米波天线设计。

招收条件:

(1)在国内外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半年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博士研究生,可脱产在本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拥有微电子、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电磁场与微波等相关专业背景;

(3)拥有相关工作岗位经验优先;

(4)责任心强,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精神;

(5)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

6.石墨烯创新平台

石墨烯创新平台聚合创新资源、集聚杰出人才、加强研发和应用产品开发,组建了具有大量高层次人才的石墨烯研发团队,掌握相关核心科技,成功实现了高品质低成本的石墨烯及应用产品的量产技术。主要研发方向包括生物质及化学制备石墨烯技术、石墨烯负载单原子催化剂的高效实用化、石墨烯基超快储能及智能涂层技术。可与石墨烯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或研究所进行项目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提供产品加工、成品供应和技术服务。

研究领域:

(1)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在电热、防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2)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宏观制备的研究;

(3)石墨烯发热膜热管理电控系统研发,AI机器人研发和应用,智能硬件产品研发和设计;

(4)涂料合成工艺相关研究。

招收条件:

(1)身体健康、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精神;

(2)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和从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具备与上述工作内容相关的专业背景,包含但不限于:石墨烯材料、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学、化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计算机软件等;

(4)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6.1石墨烯创新平台刘云圻院士团队

刘云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包括π-共轭小分子、高分子和石墨烯;以及这些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和分子器件。总结发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性能调控的新方法,发现扩展π体系是实现高迁移率的重要途径,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π共轭分子材料。首次提出了液态铜催化剂生长石墨烯的概念,获得了高质量单晶石墨烯;制备了第一个氮掺杂的石墨烯,实现了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调控;开拓了在介电层上直接生长石墨烯的新方法。揭示了界面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了新的溶液法加工技术,实现了器件的多功能化,扩展了分子器件的应用范围。发表SCI论文600余篇,他人引用3万余次,h因子大于9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0项,出版专著两部及17章节。2007年、2016年、2019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2017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十次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等。2014年起连续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录。曾为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重大科学前沿领域第四届专家咨询组副组长,现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分会主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担任ACS Mater. Lett., Nanoscale, Flexible Printed Electronics等6种期刊的编委/顾问委员会成员。

研究领域:

1. 光电功能有机/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及器件;

2. 石墨烯材料制备及应用;

3. 涂料制备工艺及应用。

应聘条件: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材料、化学、物理或高分子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 在一流国际刊物上以主要作者发表过研究论文;

3. 具有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涂料制备,石墨烯电热、散热及防腐领域等研究经历者优先;

4. 有志从事科学与应用研究,有优秀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三、博士后待遇

1.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薪酬待遇按照珠海市和横琴新区人才政策的相关标准,年薪约为40

(税前);

2.全球排名前200高校的国(境)外博士毕业生,还可申请额外的补贴奖励,入选者可享受每年30万元(税前)的生活补贴;

3.博士后在站期间,还将享受横琴新区在获奖、项目、论文、专利等方面给予的科研项目配套及科研成果奖励;

4.出站博士后留珠海工作可享受额外住房补贴;

5.我院将为博士后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报名方式

1.凡申请我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可先与各机构项目课题组负责人邮件或电话联系,博士后相关政策等信息可向博管办咨询;待确认后,可依据上文感兴趣的领域提出正式申请,并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含学历、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成果目录等);

(2)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含博士论文);

(3)博士后研究计划(3000字左右);

(4)博士学位证书或可先提供学校或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

(5)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

(6)国外、境外、中外合作办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还需提供国家教育部门出具的《学位学历认证书》。

2.我院采取“公开招收,严格面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我院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候选人将进入面试等环节,之后将尽快通知录用结果。

五、联系方式

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硕博英才网shuobojob.cn”

1.项目课题组:

(1)金融创新发展中心

刘老师 邮箱:cfid@fudan-zhuhai.org.cn

(2)物联网智慧城市创新平台

高老师 电话:13641745709邮箱:ziligao@fudan-zhuhai.org.cn

(3)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研究所

朱老师 电话:18721521448邮箱:haozhu@fudan-zhuhai.org.cn

(4)海气系统监测与预测创新中心

申老师 电话:13431931001邮箱:huilinshen@fudan-zhuhai.org.cn

(5)集成电路创新平台

徐老师 电话:0756-8858929邮箱:hongyanxu@fudan-zhuhai.org.cn

(6)石墨烯创新平台

易老师 邮箱:zhengranyi@fudan-zhuhai.org.cn

2.博管办:

陈老师、蒋老师

电话:0756-8858964、8858986

邮箱:sihuichen@fudan-zhuhai.org.cn

此招聘信息长期有效,招满为止。

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

2021年7月14日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www.hr.fudan.edu.cn/f4/38/c15369a390200/page.htm

内容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获取各类引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