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招聘博士后启事

时间: 2018-09-07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作者: admin

一、研究院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郑永年教授领导的国家高端智库,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由华南理工大学校友莫道明先生于2012年捐资创建。经过多年建设,公共政策研究院已经发展成为华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的综合型智库,也是新时代下华南理工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品牌。

公共政策研究院坚持“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形成了一支以郑永年教授为领军人物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围绕中国的国家治理、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和田野调查工作。自成立以来,公共政策研究院在诸多重大议题上所开展的前瞻性与应对性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采纳和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公共政策研究院一直秉承独立、客观、有效的核心价值理念,扎根真实世界,积极回应转型过程中国家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问题,致力于知识创新和专业的政策研究。目前,公共政策研究院下设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媒体与传播中心、行政中心等,现有研究人员均毕业于海内外顶级名校。公共政策研究院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世界领先的中国新型智库,为效益更好、效率更高和更加公平的中国公共政策而努力。

为深入推进研究院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一流智库建设,打造一支学术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政策研究人才队伍,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我院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人才,竭诚欢迎加盟,共创美好未来。

二、招聘专业与方向

应聘者应该具有政治学、国际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专业背景,且符合研究院政策研究的发展方向。根据我院政策与学术研究人才发展需要,郑永年教授等博士后合作导师在2018~2019年拟招收以下方向的博士后(全职在岗):

1.国家治理方向(关注党和国家治理结构、政治体制改革、基层协商民主等领域的研究)的博士后2名;

2.经济政策方向(关注区域经济、产业政策、房地产市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领域的研究)的博士后2名;

3.社会政策方向(关注城市治理、三农问题、社会保障、医疗政策、教育政策、人口与养老政策、扶贫政策、青少年问题等领域的研究)的博士后2名;

4.外交政策方向(关注中国的大国和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全球治理、中国“话语权”和软实力建设等领域的研究)的博士后2名;

5.科技政策与互联网政策方向(关注创新与科技政策、互联网公共政策前沿、互联网安全及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规制等领域的研究)的博士后2名。

三、岗位设置及薪酬待遇

博士后岗位设置为:Ⅰ类博士后和Ⅱ类博士后;根据申请者的教育经历、创新能力、学术成果和水平、发展潜力等条件聘用到相应博士后岗位,实行分类招收聘用和考核管理(具体考核办法由我院结合学校有关规定及研究院政策研究报告需求另行制定)。

1.学校提供26~32万元人民币的岗位年薪,并参照校内同级人员的标准为博士后缴纳“五险一金”。

2.博士后子女享受学校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同等待遇。

3.博士后科研成果按学校和研究院的科研奖励规定享受科研奖励。

4.按学校规定为博士后提供租住公寓或租房补贴。

5.学校规定的其他待遇。

四、招聘条件

1.申请Ⅰ类博士后岗位者,应在国(境)外世界排名前100位(以中的其中一种排名即可)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大学排名以2018年ARWU、QS、THE、US News中的任何一种即可作为认定依据)。

2.申请Ⅱ类博士后岗位者,应在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世界排名前500位大学或中科院直属研究院所获得本科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且获得博士学位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优秀者。

五、聘期管理及发展前景

1.Ⅰ、Ⅱ类博士后在站时间原则上为3年。

2.我院根据考核情况,对出站博士后择优选聘或者推荐学校有关教学科研岗位。

3.学校鼓励和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申报国家和广东省的各类博士后人才项目和研究项目,获得项目资助的,按学校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4.博士后在站期间可按学校规定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指标单列。

六、应聘程序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岗位申请表.doc(请下载并按说明填写、提交申请表和要求的附件证明材料),并将《申请表》和个人简历发至我院联系人邮箱,研究院按规定程序选聘。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86-20-87112324

邮箱:hr@ipp.org.cn

应聘邮件主题请写“姓名+博士后+教育科研人才网”。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二O一八年九月六日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获取各类引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