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吴烨教授团队招聘博士后
研究团队介绍:
项目研究团队具有丰富的交通、能源和环境领域的研究经验,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总理基金等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团队在中国率先提出并完善了“车-油-路”一体的绿色交通控制决策体系,为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交通空气质量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团队拥有国际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工作条件,具有全面的交通源排放监测和高性能模拟运算能力,负责编制《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和《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团体标准。
研究团队与美国环保部风险管理研究国家实验室、美国能源部阿岗国家实验室、康奈尔大学、福特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和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多所世界一流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保持着长期合作。团队在环境、交通和能源等领域成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 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和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等顶级期刊。
主要科研带头人介绍:
吴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机动车排放控制和交通能源系统综合规划等研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地方机动车排放控制决策。负责或参与制订标准和技术指南(草案)12项;为北京奥运和广州亚运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为我国新能源车和替代燃料车有序的示范和推广提供了关键科学数据。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先后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人才计划。
张少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主要关注车辆和交通系统的空气、能源、气候和健康影响,主要聚焦的研究领域包括:机动车实际道路能耗与排放特征,高分辨率交通环境模拟,可持续交通技术和系统研究。迄今已在NatureSustainability等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论文总引接近1700次,H因子为23,被Nature等顶级期刊论文多次正面引用。加入清华大学前,曾工作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密歇根大学和康奈尔大学。
研究方向:
方向1:机动车排放测试与排放因子模拟
方向2:交通排放清单与空气质量模拟
方向3:先进车辆技术和交通系统生命周期模拟
博士后
工作内容:
1.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和交通能源系统模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2.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关课题的科研和管理工作;
申请条件:
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在境外世界大学综合排名或学科排名前100的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且尚未回国工作的博士毕业生;或在国内双一流建设学校、学科获得博士学位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优先;已取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或近期能顺利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者
3.具有环境工程、大气化学、交通工程、能源系统或车辆工程等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以及相关学术背景;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或具有较丰富的机动车测试经验;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及项目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突出;
4.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岗位待遇:
1.海外优秀博士后可以申请“博士后支引进计划"项目,经国家统一评选获得额外资助,两年60万元;
2.国内博士后可以申请“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经费资助50万元;
3.优秀博士后可申请“水木学者”计划,年薪30/25万元,优先租住周转房或享受租房补贴4.2万元/年,享受清华大学教师医疗、子女入园入学等政策;
4.其他相关工资及福利按照国家和清华大学博士后相关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包括学校参照校内同级人员的标准为博士后缴纳“五险一金”,享受教学、科研奖励政策及子女可在附属学校、幼儿园入学、入托等;
5.根据研究任务合作导师还提供额外科研补贴;
6.可申请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和青年科研基金等;
应聘方式:
1.详细个人简历(包括完整的学术成果列表);
2.代表性论文或论著(五篇以内);
3.研究兴趣、计划简述。
此招聘长期有效,有意者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zhsjun@tsinghua.edu.cn,并按照“姓名-应聘岗位-最快到岗时间-教育科研人才网”写明邮件主题,材料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
原文出处:
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env/6406/2019/20191029104152494980004/20191029104152494980004_.html
内容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