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招聘全职博士后启事

时间: 2021-05-26来源: 未知作者: admin

根据工作需要,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现面向海内外诚聘优秀博士,招聘方向详见附表。

一、招聘条件

应届毕业或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

其中,精英博士后申请人应以第一作者发表1区论文两篇及以上,或以第一作者发表2区论文四篇及以上;技术英才博士后申请人应有技术专长,作为骨干成员参与过重要科技应用及产业化项目,解决过关键技术问题,或参与取得过重大价值的知识产权成果,有相关的证明材料。

二、薪酬待遇

1.在站全职博士后,待遇参照我所《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精英或技术英才博士后年薪不低于24万。

4.当年入职的全职博士后可申请当年度院级及所级特别研究助理项目,院级特别研究助理项目获得者可获中科院60万元资助;所级特别研究助理项目获得者可获研究所12万元资助。

5.入职我所宁波站工作的全职博士后,可获得宁波市及北仑区最高55万元生活补贴。

6.研究所支持博士后申报国家及福建省各类基金项目,申报成功可叠加享受相关待遇,各类基金项目资助金额如下:

(1)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63万元/人;

(2)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40万元/人;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站中):18万元/人;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万元或8万元/人;

(5)福建省海峡博士后:A类50万元/人,B类25万元/人,C类最高3万元/人。

三、应聘方式

1.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填写《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全职博士后申请表》;

(2)个人资料(个人简历、学历和学位证书、获奖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证明材料、3项代表性科研成果等);

(3)两位推荐人的推荐信,其中一位推荐人必须是其导师。推荐信必须是具有推荐人亲笔签名的扫描件。

2.应聘流程

申请人将应聘材料发送至相应研究组负责人邮箱,同时抄送人力资源处邮箱(zhaopin@iue.ac.cn),邮件主题命名为: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硕博英才网。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人力资源处阙老师

联系电话:86-592-6190966

传真:86-592-6190977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

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邮编:361021

项目课题名称 现有基础和预期研发目标 需求学科专业 其他招收要求 项目导师姓名联系方式
VOCs高效净化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 现有基础:研究团队在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围绕着VOCs关键核心净化材料开展研究工作,已在ES&T、appliedcatalysis:B、CEJ等一流杂志发表多篇相关研究论文。预期目标:进一步开展高效VOCs吸附、催化材料的研发,推动产业化应用。 环境工程、环境催化、材料等相关领域 1.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2篇以上SCI论文;热爱科研、事业心强、踏实勤奋,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 3. 联系人:贾宏鹏 (邮箱:hpjia@iue.ac.cn)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901000)易腐有机固废生物转化过程中群落结构及物质结构变化规律 现有基础:课题组承担和完成多项科技部和国家基金委项目,在环境微生物及其相关污染物的来源、分布和扩散规律,以及控制技术原理等方面基础坚实,已在ES&T、Water Research等国际主流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广泛。预期研发目标:依托现代“组学”及其他手段,研究(2018YFC1901000)易腐有机固废生物转化及二次污染控制过程中群落结构及物质结构变化规律 环境工程、环境微生物学 应聘者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联系人:张胜华 (邮箱:shzhang@iue.ac.cn)
东南沿海区域大气污染过程与成因机制 现有基础:课题组承担和完成多项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项目,拥有完备的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形成了集化学、光学、谱学等监测技术为一体的多参数、立体与高时间分辨率的地基综合观测体系,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广泛。预期研发目标:研究探索东亚季风控制区域与快速城市化区域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沿海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的过程与机制,以及海陆交汇界面大气污染的来源与成因。 环境化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1.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以上SCI论文;热爱科研、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年龄在35周岁以下。 联系人:陈进生 (邮箱:jschen@iue.ac.cn)
脱硝催化剂的失活老化机理及改性 现有基础:课题组承担和完成多项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以及企业委托的项目,从烟气脱硝催化剂的表观实验与微观表征、再生配方与再生工艺等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装备条件和技术体系。预期研发目标:围绕烟气脱硝催化剂活性衰减规律的科学问题与活性复苏的技术问题,开展催化剂的性能诊断、中毒机理、性能优化与再生回用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和化工 1.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以上SCI论文;热爱科研、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年龄在35周岁以下。 联系人:陈进生 (邮箱:jschen@iue.ac.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951):亚热带森林固碳制图不确定性的源解析研究 现有基础: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培养研究生10名。预期研发目标:创建统一尺度多源观测数据集成的空间统计分析平台;生成地面观测与机载LIDAR结果差异的亚热带森林碳固定不确定性空间分布图;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上杂志发表论文6-7篇,其中SCI论文3篇。 生态学、环境科学 为人诚实,具有团队与协作精神,具有计算机软件、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背景。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编程能力;有较强的英文文献阅读与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相关领域SCI论文。 联系人:任引 (邮箱:yren@iue.ac.cn)
环境催化与大气污染控制 现有基础:主要致力于机动车尾气、室内空气、工业烟气污染控制新材料、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承担了总理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重大研究任务;研究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CS Catalysis等相关领域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催化剂合成、评价、表征等实验研究装备,以及“智能化环境功能材料量产技术研发平台”、“室内环境质量保障创新平台”等产业化研究平台。预期研发目标:环境催化新材料、新原理、新技术。 环境、化学、材料等相关专业 1.以第一作者发表过2篇以上SCI论文;在多相催化或大气污染控制领域有一定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背景;热爱科研、事业心强、踏实勤奋,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联系人:单文坡 (邮箱:wpshan@iue.ac.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环境微生物电化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土壤专项"课题:典型场地土壤重金属的形态转化过程与调控机制 【现有基础】团队当前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电化学、污染物高效降解与定向转化、废水/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预期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面向基础研究,探究污染转化的规律及机制、研发污染治理调控新方法,产出系统研究成果,为实际应用体系提供策略和方案。 具有电化学、微生物学、材料科学、光电催化等相关研究背景均可。 1.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 联系人:赵峰 邮箱:fzhao@iue.ac.cn 电话:0592-6190766
流域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现有基础:课题组承担和完成多项中科院、国家基金委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流域管理项目,拥有完备的科研条件,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广泛。预期开发目标:流域生态环境模拟与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地理科学相关专业 对科研工作感兴趣,诚恳踏实,性格开朗,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地理等的规划与管理专业毕业;具有良好的英文交流、发表过SCI期刊论文;具有流域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实际项目经验者优先。 联系人:林剑艺 (邮箱:jylin@iue.ac.cn)
城市能源规划与碳排放管理 现有基础:课题组大量承担国家基金委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能源规划与碳排放管理项目,拥有完备的科研条件,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广泛。预期开发目标:碳达峰与碳中和模型、规划与政策研究 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地理科学相关专业 对科研工作感兴趣,诚恳踏实,性格开朗,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地理等的规划与管理专业毕业;具有良好的英文交流、发表过SCI期刊论文;具有较好系统建模基础和较多实际项目经验者优先。 联系人:林剑艺 (邮箱:jylin@iue.ac.cn)
新兴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一带一路区域物种-污染物数据平台 现有基础: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在环境健康领域主流杂志发表30多篇研究论文,建有完整的污染物定量分析、健康效应评价和大数据模拟分析技术。预期研发目标:解析城市近海岸区域环境污染对“近岸水体污染物-水生生物-人体”生态链的健康危害及其机制,产出系统的知识链条,建立物种-污染物数据库,开发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 毒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化学、大数据科学 1.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热爱科研、事业心强、踏实勤奋,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联系人:黄乾生 (邮箱:qshuang@iue.ac.cn)
土壤氮素循环与微生物分子生态/场地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环境行为与健康分险 现有基础:课题组承担和完成多项科技部和国家基金委项目,在土壤碳氮的微生物循环方面有极强的研究基础,已在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ES&T等国际主流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与国内外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预期研发目标:依托新兴的分子生态技术及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土壤碳氮循环的微生物机制;依托场地抗生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场地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 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1.以第一作者发表过2篇以上SCI论文;热爱科研、事业心强、踏实勤奋,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工作地点:宁波市 联系人:姚槐应 (邮箱:hyyao@iue.ac.cn)
流域生态与环境 本研究组从事流域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环境质量演变机制及生态适应机理。现针对污染物(营养盐、药物、重金属等)流域过程进行模拟研究。 具有生物地球化学或生态水文模型基础,或熟悉计量生物地球化学 招1人,具有较强英语能力,发表过一作国际期刊论文,性格开朗、抗压的毕业3年内的博士。 俞慎,syu@iue.ac.cn
本研究组从事城市化学环境的公共卫生研究 生物信息学或公共卫生学专业毕业,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学、GIS基础 招1人,具有较强英语能力,发表过一作国际期刊论文,性格开朗、抗压的毕业3年内的博士。 俞慎,syu@iue.ac.cn  
塑料循环及其环境评估 现有基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团队以“物质和元素的人为循环”为研究特色。通过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与复杂网络构建等方法,开展了稀土、镉、铝、铜、砷等元素以及钢铁、塑料等物质材料的人为循环与环境影响的研究,在EST、PNAS等国际前沿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另外,陈伟强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金属资源效率跨国比较与协同提升对策研究”、面上项目“关键稀土元素之全球物质流网络的构建与结构演化分析”、中国地质科学院委托的“主要稀土元素的终端应用及单位含量调查”外协项目,具备长期的工作积累与扎实的工作基础。预期目标:负责全球、区域、城市等多尺度塑料代谢的核算,通过对塑料的生产及废物处理等过程建模,整理相关生命周期数据,进行多尺度塑料代谢模拟及环境影响评价 产业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工程、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可持续评估等相关学科背景相关专业背景 (1)对塑料等基础材料的生产及废物处理等过程熟悉,负责相关案例流程及产品的生命周期数据收集及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物质/废物流分析、生产系统分析、生命周期评估等研究背景者优先(2)具有较好的中、英文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有相应的英文论文发表经历者优先(3)热爱科研工作,有长期从事环境科研工作的意愿,富有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及项目工作的能力,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者优先 联系人:陈伟强 (邮箱:wqchen@iue.ac.cn)
资源-能源-环境系统建模 现有基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团队以“物质和元素的人为循环”为研究特色。通过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与复杂网络构建等方法,开展了稀土、镉、铝、铜、砷等元素以及钢铁、塑料等物质材料的人为循环与环境影响的研究,在EST、PNAS等国际前沿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另外,陈伟强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金属资源效率跨国比较与协同提升对策研究”、面上项目“关键稀土元素之全球物质流网络的构建与结构演化分析”、中国地质科学院委托的“主要稀土元素的终端应用及单位含量调查”外协项目,具备长期的工作积累与扎实的工作基础。预期目标:在气候减排及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资源-能源-环境系统的相互耦合关系,建立大时空、多尺度的资源-能源-环境耦合模型,量化资源循环与全球能源转型及环境治理的相互影响 产业生态学、能源动力工程、能源及环境经济学、可持续评估等相关学科背景相关专业背景 (1)熟悉综合评估模型(IAMs),有能源系统建模经验,具有物质/废物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估等研究背景者优先;(2)熟悉matlab,python等编程语言,有过GAMS,anylogic工具使用经验者优先;(3)具有较好的中、英文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有相应的英文论文发表经历者优先 联系人:陈伟强 (邮箱:wqchen@iue.ac.cn)
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方向 现有基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团队以“物质和元素的人为循环”为研究特色。通过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与复杂网络构建等方法,开展了稀土、镉、铝、铜、砷等元素以及钢铁、塑料等物质材料的人为循环与环境影响的研究,在EST、PNAS等国际前沿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另外,陈伟强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金属资源效率跨国比较与协同提升对策研究”、面上项目“关键稀土元素之全球物质流网络的构建与结构演化分析”、中国地质科学院委托的“主要稀土元素的终端应用及单位含量调查”外协项目,具备长期的工作积累与扎实的工作基础。预期目标:作为团队主力完成一至两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总体或专项规划工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产业生态学、城市可持续评估等相关学科背景相关专业背景 (1)具备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相关研究经验与工作背景者优先;(2)熟练掌握ArcGIS、QGIS等空间分析工具者优先;(3)具有较强中文写作与人际沟通能力者优先 联系人:陈伟强 (邮箱:wqchen@iue.ac.cn)
城市生态环境大数据与城市模拟器的构建 现有基础:针对典型城市如厦门,搜集和掌握大量城市遥感、传感器以及入户调查数据。预期目标:开展城市生态、环境和固体废物的大数据分析,开发城市代谢动态实时模拟器,服务城市规划、城市更新改造及城市环境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系统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有如下特长者更欢迎:英文水平好、编程与数值模拟水平好 联系人:陈伟强 (邮箱:wqchen@iue.ac.cn)
1.亚热带河流水库浮游微生物群落构建及其碳氮循环耦合机制与效应;2.长江经济带干流典型城市群水环境效应与黑臭水体关键治理技术 【现有基础】自2009年起建立了亚热带河流水库系统长期定位生态观测站,构建了浮游生物样品库和环境信息数据库;围绕“微型浮游生物群落时空格局、过程和机制”关键科学问题在《The ISME Journal》、《Microbiome》、《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等生态与环境领域期刊发表SCI论文80多篇。【预期目标】1.揭示自然和人为影响下浮游微生物群落时空构建过程与深层次驱动机制,重点解析水质恶化和生态恢复过程中微型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的新过程与新机理;2.研发水源地有害藻类观测大数据平台、蓝藻水华预测预警模型和蓝藻水华风险防范技术。 淡水生态学、浮游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微生物生态学 1.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以上SCI论文;热爱科研、事业心强、踏实勤奋,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年龄在35周岁以下。 联系人:杨军 (邮箱:jyang@iue.ac.cn)

附件下载: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全职博士后申请表.doc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www.iue.cas.cn/rcjy/rczp/202105/t20210521_6036195.html

内容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每天获取各类引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