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招收计划
信息发布时间: | 2022-01-05 |
招聘单位/部门: | 2022年博士后招收计划 |
招聘岗位/专业: | 博士后 |
联系人: | 刘畅 |
招聘状态: | 进行中 |
招聘信息发布: | 人事处 |
一、研究所简介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背山面海,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科研实力雄厚,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
自建所以来,先后有20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截至2020年底,在所工作两院院士14人,杰青29位,优青17位。研究所设置19个研究室(部),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中心,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配备单件价值100万元以上各类仪器设备近300台(套)。
2011年以来,大连化物所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7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8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13项。2013年,张存浩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1年以来,大连化物所发表SCI论文96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3700余篇,130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Angew. Chem.、JACS等顶级学术刊物上(IF>10)。出版科技专著超过20部。
2011年以来,大连化物所累计申请专利超过9600件,其中发明专利8600余件,累计专利授权近37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00余件。
二、博士后流动站介绍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是1985年国务院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现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研究所在站博士后近300名。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非常注重博士后人才的培养,多名博士后在Science、Angew、Chem、JACS等高水平期刊中发表论文。大连化物所积极组织、全力支持在站博士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各类基金资助计划。近三年,在站博士后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博士后基金会各类项目资助150余项,在站博士后获资助率近60%。大连化物所为吸引海内外优秀博士后设立了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择优遴选,资助标准为10万—30万/年,资助人数可达当年入站人数的30%。 截止2020年12月,共有71名优秀博士后获得此项资助。获资助者,可同时享受国家、中科院、辽宁省、大连市其他有关项目资助。截止2020年12月,在站博士后年收入超过30万元的150余人,占比接近在站博士后总数的50%,其中最高年收入已超过76万元。
三、招聘岗位
四、薪酬待遇
大连化物所为在站博士后(统招统分)缴纳社会保险,建立住房公积金。在站博士后平均年收入34.4万,最高年收入>80万。具体薪酬结构如下
五、生活保障
1、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为博士后提供了设施完备的博士后公寓,实现拎包入住。
2、全职在所工作的博士后子女可进入中国科学院幼儿园。博士后出站可留所工作,子女可直入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综合排名全市前十)和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综合排名全市前十)就读。
六、未来发展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可以优先留所工作,出站博士后即特别研究助理可申请中科院专项人才计划,同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
1、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留所工作,具有事业编制身份,工资及保险福利待遇按事业编制有关规定执行,可申请大连市30万人才安家补贴。 博士后即为特别研究助理,出站后留所工作不受招聘3:1比例限制,通过考核后可直接入事业编制;
2、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留所工作(博士毕业学校全球排名TOP200),可享受辽宁省优秀博士后来辽工作奖励30万;
3、大连化物所出站的博士后留所工作,可申请“大连化物所优秀青年博士人才计划”,择优评选,可直接聘为副研究员,研究所给予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并提供50万元个人租(购)房补贴;
4、 大连化物所出站博士后留所工作,可申请“大连化物所国际英才计划”,择优评选,由研究所提供资助,公派前往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学习交流。资助金额20万—40万/年,资助期1—3年。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畅
联系电话:+86-411-84379103
联系邮箱:liuchang@dicp.ac.cn(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硕博英才网shuobojob.cn”)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www.zp.dicp.ac.cn/info/1056/4948.htm
内容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