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诚聘博士后
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是一所拥有110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经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百余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位于常州校区,是河海大学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重大需求,抓牢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驱动力,设置成立的首个基于交叉学科平台的学院。2025年3月,入选江苏省省级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名单。学院下设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与人工智能系合署)、自动化系和1个实验中心。学院拥有齐全的人工智能类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并与自动化专业相互支撑。学院设置了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点,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点及硕士点,与河海大学行业优势交叉融合,学科特色鲜明。拥有(共建)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常州市级重点实验室,在军工方面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力量。此外,学院拥有自动化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信息技术领域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教育部虚拟教研室、江苏省外国专家教授工作室、《复杂水下环境高精度导航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国家级一流课程等。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提升学院综合实力,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并致力于为每位入职教师(博士后)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展现才华的舞台。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应聘加盟,与我们携手共创未来!
一、招聘领域
智能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系统、智能图像图形处理、智能仪器、认知神经科学、人因工程、AI+水利等相关方向。
二、招聘对象
1、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者)或研究团队
2、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生
三、专任教师相关待遇
(八大支持保障,助力发展生活无忧)
高额薪酬待遇: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教授年薪可达50-180万元;副教授/讲师年薪可达35万元。新入职教师可享受10万+的保障性绩效。
解决事业编制:
教授、副教授,结合年龄等实际情况可按事业编制用人方式聘用。
提供科研支持:
达到相应层次,提供平台建设经费100-400万元,最高可达15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10-30万元,提供良好的实验和办公环境。
保障团队建设:
根据团队建设需求可给予一定的进人指标和研究生招生指标。
助力人才安居:
提供住房或住房补贴最高600万元、安家费,过渡期内可提供教师周转公寓等。协助办理落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等。
畅通发展通道:
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人才依托我校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以及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双创计划”等省级人才工程/计划。
家属待遇优厚:
保证子女进入河海大学幼儿园(江苏省十佳幼儿园),协助解决子女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和配偶工作。
便捷生活服务:
可享受南京市“紫金山英才计划”、常州“龙城英才计划”等地方政府政策,享受医疗、购房、家政、出行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四、博士后相关待遇
(1)A 类博士后
毕业于世界著名大学(当年世界排名前 100 名高校(或学科)的 博士毕业生,目录以《泰晤士高等教育》、Q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 道》、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准),或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 持计划、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等国家博士后项目资助,或其他 业绩特别突出的博士毕业生可申报。聘期内采取年薪制,学校全额发放两年,40 万元人民币/年,由学校全额支付。
(2)B 类博士后
毕业于世界知名大学(当年海外世界排名前 300 名高校(目录以 《泰晤士高等教育》、Q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海交大世界 大学学术排名为准),或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毕业生,或博 士学位所属学科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博士毕业生,或其他业绩特别 突出的博士毕业生可申报。聘期内采取年薪制,学校全额发放两年,25 万元人民币/年,由学校全额支付。
(3)C 类博士后
未达到以上两类招收条件以外的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聘期内采取年薪制,学校全额发放两年,18 万元人民币/年,由学校全额支付。
(4)其他待遇
1.博士后进站后,学校划拨科研经费理工科 5 万元 人民币。
2.可以办理南京市户口准迁证;
3.在站期间,子女原则上安排在我校幼儿园就读。
4.可向学校申请博士后公寓,享受优惠的租金政策, 因公寓 紧张未能提供住房的情况下,学校每年提供3 万元租房补贴,发放两年。
5.进站前未进行过职称认定的博士后,进站后,经本人申请,流动站所在学院同意,可予以认定中级职称。
五、应聘流程
本招聘公告全年有效。请有意向应聘者向学院提供个人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受教育情况、主要论文论著、科研和获奖情况等),学院将根据岗位申请情况,按照学校规定组织审核和面试。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胡老师
联系电话:0519-85195627
E-mail:20221084@hhu.edu.cn
通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22号楼415
邮编:213200
博士后合作导师
1.刘小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江苏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9年受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名誉教授,2012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模式”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通信工程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普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JKW前沿创新课题等多个项目,项目合同总额超1000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9项,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智能科学与技术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担任SSCI收录期刊Interaction Studies副主编,IET Cognitive Computation and System的副主编。
2.王冰,教授、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项目,现任河海大学自动化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虚拟仿真一流课程负责人。担任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自动化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等,国际期刊《Applied Sciences》、《Energies》专刊特约主编和副主编。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非线性无源控制方法”,“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群分布式自治与协调控制研究”,主持或参与包括“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网公司科技项目等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70余篇,第一作者出版学术著作5部,参编学术著作3部;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相关教学科研成果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高校科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keyanhr@126.com